近日,AI教父杰弗里·辛顿(Geoffrey Hinton)在专访中表示:靠一门手艺吃一辈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。
一开始,主持人抛出了一个论点:许多正在投资AI的CEO表示,新技术将创造新岗位,AI未必是“就业杀手”,而是“就业变革者”,本质上是推动转型。
随后,她问辛顿是否同意这种观点。
对此,辛顿表示不完全认同,而关键点则取决于工作性质。
他举例说,在某些弹性极大的岗位上,例如医疗领域,要是医生护士的效率提高十倍,那每个人都能获得10倍的医疗服务。 但在呼叫中心这类岗位上,比如解释账单异常问题,人工智能就能做得更好。
那么,当下的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,又需要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嗯?
对此,辛顿表示:过去你可以训练一些特定技能,那会给你一辈子的好工作,我觉得现在不会这样了。在未来10-20年,很少有特定的技能是安全的,所以我对学生最好的建议是试着得到一个教你思考的教育,并使你能够学会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去适应。
在这段对话中,辛顿对工作岗位的区分思路很符合他一贯的主张,即“重复性、枯燥的脑力劳动”将首先被AI取代,这类工作在办公室白领中最为常见。
而医疗看护领域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,例如医生在诊断之外,往往需要给患者做急救手术、打点滴、做复健等体力劳动,这种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岗位,就相对不容易被AI取代。
对于“AI能创造新就业”的观点,辛顿曾多次表示怀疑。他认为一旦AI足以完成大多数脑力工作,人类能做的事情将所剩无几,“你必须具备极高技能才能从事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工作。”事实上,人工智能有可能会减少招聘,特别是入门级职位。他援引风险投资公司SignalFire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,大型科技公司(如Meta和Google)招聘应届生的比例在一年内下降了25%,这与AI技术替代低层岗位密切相关。
在这次采访中,辛顿还谈及不少有意思的观点。例如很多人担忧未来的超级AI将超越人类并反过来掌管人类,他看过唯一低智能生物掌控高智能生物的案例,就是三岁小孩和ta的母亲。因此,他认为如果能培养AI对人类生产“母性本能”,就能让它更多地服务于人类而非想着接管人类。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